懸浮物測定儀是一種用于測量水樣中懸浮物含量的重要儀器,其測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濾膜/濾紙過濾法 這是傳統的懸浮物測定方法之一,具體步驟如下: 將濾膜或濾紙放入稱量瓶內,在103~105℃下烘干2小時,然后冷卻到室溫并進行稱重。
將需要測定的水樣倒入裝有濾膜或濾紙的稱量瓶內,讓水樣通過濾膜或濾紙進行過濾。 取出濾膜或濾紙,用蒸餾水沖洗3到5次左右,以去除附著在濾膜或濾紙上的殘留物。 將濾膜或濾紙重新放入原有稱量瓶中,再次在103~105℃下烘干2小時左右,然后冷卻到室溫并進行稱重。 根據兩次稱重的重量差,可以計算出懸浮物的含量。 二、散射光法 散射光法是懸浮物測定儀常用的現代測量方法,主要利用光線照射到樣品中的懸浮物時產生的散射光來測量懸浮物的濃度和粒徑大小。具體步驟如下: 檢查懸浮物測定儀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包括光源、檢測器、樣品池和控制系統等部分。
根據實驗要求,選擇合適的光源(如LED或激光器等)和散射角度(通常為90度散射)。 將準備好的水樣倒入樣品池中,確保樣品池中的樣品干凈、無雜質。 打開光源和檢測器,并等待一段時間讓儀器運行穩定。 調整儀器參數,如光源強度和檢測器增益等,確保光線的強度和檢測器的靈敏度在合適的范圍內。 啟動儀器進行測量,等待一段時間直到儀器測量完成,并記錄數據。 散射光法具有測量速度快、準確度高、重現性好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水質監測領域。 三、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也是懸浮物測定儀的一種常用測量方法,它利用物質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來測量其濃度。具體步驟如下: 取空預制試劑管若干,一支作為空白樣,其余作為待測樣。
移取一定體積的蒸餾水加入空白樣試劑管中搖勻制成空白樣。 移取相同體積的待測水樣加入待測樣試劑管中制成待測水樣。 將預制試劑管外壁擦拭干凈,放入懸浮物測定儀中進行測量。 先放入空白樣進行調零操作,然后放入待測水樣進行測量并讀取懸浮物濃度值。 分光光度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等優點,但也需要注意水樣的顏色和濁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四、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三種常用的測定方法外,還有一些其他方法如離心分離法、稱重法(計算法)和定性分散分析法等也可以用于懸浮物的測定。但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相對較少使用,或者需要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懸浮物測定儀的測定方法多種多樣,選擇哪種方法取決于具體的實驗要求和樣品特性。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測定方法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