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快速測定儀基于特定的化學反應原理,通過測量反應過程中消耗的氧化劑量來計算水樣的COD值。由于其操作相對簡便,被廣泛應用于環保、水處理、科研等行業。但操作過程中的一些不當細節,會嚴重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儀器的穩定性。因此,了解并避免這些操作禁忌至關重要。 一、樣品處理方面 1、未充分混勻水樣:在取樣后,若未對水樣進行充分搖勻或攪拌,水樣中的懸浮物、顆粒物等可能分布不均,導致取樣的代表性不足。例如,含有大量懸浮物的工業廢水,若不搖勻,取到的水樣可能局部濃度過高或過低,使測定結果不能真實反映水樣的整體COD值。操作時應使用合適的攪拌設備或手動充分搖勻水樣,確保取樣的均勻性。 2、忽視樣品溫度:樣品溫度對COD測定結果有一定影響。在高溫下,水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可能揮發,導致COD值偏低;而在低溫下,反應速率可能減慢,影響測定準確性。操作人員應避免在極端溫度環境下直接測定水樣,若環境溫度與儀器要求不符,需對水樣進行適當處理,如冷卻或加熱至合適溫度后再進行測定。 二、試劑使用方面 1、試劑過期或變質使用:試劑的有效期和儲存條件對其性能有嚴格要求。過期的試劑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導致試劑濃度、純度發生變化,影響測定結果。例如,強氧化劑試劑過期后,其氧化能力可能減弱,使測定的COD值偏低。同時,試劑若未按照說明書要求儲存,如受潮、光照等,也可能變質。操作人員在使用試劑前,應仔細檢查試劑的有效期和儲存狀態,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的試劑。 2、試劑添加順序錯誤:不同試劑在反應中起著特定作用,添加順序錯誤可能導致反應無法正常進行或產生副反應,影響測定結果。例如,在COD測定中,若先加入掩蔽劑再加入氧化劑,可能會使掩蔽劑與氧化劑提前反應,降低氧化劑的氧化能力,從而導致COD值測定不準確。操作時應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規定的試劑添加順序進行操作。 3、試劑用量不準確:試劑用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反應的進行和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用量過多可能導致反應過于劇烈,甚至產生安全隱患;用量過少則可能無法完全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使COD值偏低。操作時應使用精確的量具,如移液管、微量注射器等,準確量取試劑用量。 三、儀器操作方面 1、比色皿使用不當:比色皿是COD快速測定儀進行光學測量的關鍵部件,其清潔程度和正確使用直接影響測定結果。使用比色皿時,應避免用手直接觸摸比色皿的光學面,以免留下指紋或污漬,影響光的透過率。同時,比色皿應按照規定的方向放入比色槽中,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若比色皿內有殘留物或劃痕,應及時清洗或更換。 2、未預熱儀器:部分COD快速測定儀在開機后需要進行預熱,使儀器達到穩定的工作狀態。若未預熱直接進行測定,可能導致測量結果波動較大,準確性降低。操作人員應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在開機后等待足夠的時間進行預熱,待儀器顯示穩定后再進行樣品測定。 3、隨意修改儀器參數:儀器參數是經過嚴格校準和設定的,隨意修改可能導致測定結果失真。例如,修改波長、反應時間等參數,可能使儀器無法準確測量水樣中的COD值。除非經過專業人員的指導和校準,否則操作人員不應擅自修改儀器參數。 四、儀器維護方面 1、長期不清潔儀器:儀器內部積累的灰塵、污漬等可能影響其性能和測量準確性。長期不清潔儀器,如比色池、光源等部件,可能導致光信號衰減、測量誤差增大。操作人員應定期對儀器進行清潔,使用專用的清潔工具和清潔劑,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料或腐蝕性物質損壞儀器。 2、忽視儀器校準:儀器校準是保證測量結果準確性的重要環節。長期不進行校準,儀器可能因部件老化、環境變化等因素導致測量偏差。操作人員應按照規定的周期對儀器進行校準,使用標準溶液進行驗證,確保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3、不規范存放儀器:儀器存放環境對其性能和壽命有重要影響。將儀器存放在潮濕、高溫、強磁場等環境中,可能導致儀器部件損壞、電路故障等問題。操作人員應將儀器存放在干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劇烈震動。 五、結論 操作COD快速測定儀時,需嚴格避免上述不當操作細節。正確的操作不僅能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還能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操作人員應加強對儀器操作規范的學習和培訓,提高操作技能和責任意識,為水質監測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