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測定儀的消解流程是獲取準確測定結果的核心環節,它通過特定化學反應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充分氧化,使有機物轉化為易于檢測的無機物。這一過程涉及試劑配比、反應條件控制及操作規范等多個關鍵步驟。 
首先,水樣的預處理是消解流程的起始點。準確量取水樣至關重要,需根據水樣預期COD值選擇合適的取樣體積,避免因濃度過高或過低影響消解效果與測定準確性。若水樣中存在懸浮物、顆粒物等雜質,需通過過濾、離心等方式進行分離,防止其干擾后續消解反應或堵塞儀器管路。同時,若水樣酸堿度不適宜,還需進行pH調節,確保其處于消解反應的理想范圍。 隨后進入試劑添加環節。消解所需試劑主要包括強氧化劑(如重鉻酸鉀)、催化劑(硫酸銀)和硫酸。其中,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作為強氧化劑,能夠氧化水樣中的絕大部分還原性物質;硫酸銀作為催化劑,可加速氧化反應進程;硫酸則提供酸性環境并維持反應所需溫度。添加試劑時,需嚴格按照規定比例和順序操作,通常先加入水樣,再依次添加重鉻酸鉀溶液、硫酸銀 - 硫酸試劑。試劑添加量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氧化反應的完全程度,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差。 反應條件的精準控制是消解流程的關鍵。消解過程一般在高溫高壓環境下進行,常見的消解溫度在150℃ - 165℃之間,消解時間約為1 - 2小時。高溫能夠加快氧化反應速率,確保有機物充分氧化;高壓則可提高反應體系的沸點,進一步促進反應進行。在此過程中,需使用密閉消解裝置,如消解管或消解罐,防止反應過程中揮發性物質逸出或外界物質進入,影響反應的完整性與測定準確性。同時,要保證消解裝置均勻受熱,避免局部過熱或過冷導致消解不充分。 消解完成后,需對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冷卻處理。快速、均勻的冷卻能夠防止溶液中殘留的熱量繼續引發副反應,同時使溶液狀態穩定,便于后續測定操作。冷卻方式可采用自然冷卻或水冷,冷卻過程中要避免溶液受到污染。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后,還需進行適當稀釋或定容操作,將溶液濃度調整至COD測定儀的檢測范圍內,減少因濃度過高對儀器造成的損害,并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COD測定儀的消解流程是一個環環相扣、對操作精度要求極高的過程。從水樣預處理、試劑添加,到反應條件控制及后續處理,每個步驟都需嚴格遵循規范,才能使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充分氧化,為后續準確測定COD值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