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六價鉻測定儀是環境監測、水質分析等領域檢測六價鉻含量的重要設備。規范的維護與校準能確保儀器長期穩定運行,保障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以下為具體指南。 
一、日常維護要點 1、儀器清潔 每次使用后,需及時清理儀器表面的污漬和殘留試劑,使用干凈的軟布擦拭外殼。對于進樣口、比色皿槽等關鍵部位,要用無塵棉簽蘸取少量無水乙醇進行擦拭,去除殘留的樣品和雜質,防止污染后續檢測。同時,定期清潔儀器內部的通風口,避免灰塵堆積影響散熱,保證儀器正常運行溫度。 2、部件檢查 定期檢查儀器的光源,觀察其發光強度是否穩定,若發現光源亮度明顯減弱或閃爍,需及時更換。檢查比色皿是否有劃痕、破損,比色皿透光性變差會影響吸光度測量,如有問題應立即更換。此外,要關注儀器的管路系統,查看是否存在堵塞、老化或漏氣現象,對老化的管路及時更換,確保進樣和廢液排出順暢。 3、試劑管理 六價鉻測定儀使用的試劑多具有腐蝕性或毒性,需妥善管理。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要求進行儲存,避免光照、高溫或潮濕環境。定期檢查試劑的有效期和性狀,如發現試劑變色、渾濁或沉淀,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換。同時,每次使用試劑后,要及時密封試劑瓶,防止試劑揮發或變質影響檢測結果。 二、校準規范流程 1、校準前準備 校準需在穩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環境溫度應控制在(15 - 30)℃,相對濕度在 45% - 75% 之間,且無強電磁干擾。準備好經國家計量部門認證的六價鉻標準溶液,濃度涵蓋儀器測量范圍的低、中、高值,如 0.1mg/L、1.0mg/L、5.0mg/L 等,同時備好高精度的移液器、容量瓶等用于溶液配制和移取。 2、校準操作 波長校準:開啟儀器預熱 30 分鐘,使其達到穩定工作狀態。使用標準濾光片對儀器波長進行校準,調整波長旋鈕,使儀器顯示波長與標準濾光片的特征波長一致,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示值校準:分別吸取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注入比色皿,放入儀器進行測量,每個濃度重復測量 3 次,記錄測量值。計算測量值的平均值,并與標準溶液的實際濃度對比,按照公式(示值誤差 = (測量平均值 - 標準值)/ 標準值 × 100%)計算示值誤差,要求示值誤差在 ±5% 以內,若超出范圍,需對儀器進行調整或維修后重新校準。 重復性校準:選擇 1.0mg/L 的標準溶液,連續測量 6 次,計算測量值的相對標準偏差,一般要求相對標準偏差不大于 3% ,以此評估儀器的重復性。 3、校準周期 通常情況下,臺式六價鉻測定儀的校準周期為一年。若儀器使用頻繁、測量環境復雜,或出現測量數據異常波動時,應適當縮短校準周期,確保儀器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每次校準后,要詳細記錄校準數據,形成校準檔案,以便后續查詢和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