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濁度快速測定儀因頻繁在現場與實驗室間轉移,其精密光學系統(tǒng)和電子元件易受環(huán)境影響而老化。把握以下 5 個維護細節(jié),能有效延緩設備損耗,延長使用壽命。 一、比色皿的精細化養(yǎng)護 比色皿是影響檢測精度的核心部件,也是維護的重中之重。每次使用后需立即用蒸餾水沖洗 3 次,若測定含藻類或膠體的水樣,需用 10% 鹽酸浸泡 15 分鐘,再用軟毛刷輕刷內壁(避免劃傷光學面)。存放時需將比色皿豎直置于專用架上,光學面朝上,不可堆疊或與硬物接觸。更換比色皿時必須戴無粉手套,手指僅接觸磨砂面,防止指紋殘留影響透光率。每季度用無水乙醇擦拭光學面,去除長期積累的有機膜,保持光路暢通。 二、光學系統(tǒng)的防塵防潮 儀器光學倉易受粉塵和濕氣污染,導致讀數漂移。每次現場使用后,需用專用防塵蓋密封檢測口,避免戶外揚塵進入;返回實驗室后,立即用壓縮氣吹清理光學鏡頭,壓力控制在 0.2MPa 以內,防止氣流過大損傷鍍膜。在高濕度環(huán)境(如雨季戶外)使用后,需拆開儀器側蓋,放入硅膠干燥劑,靜置 24 小時再通電,避免水汽凝結在光電傳感器表面。每月檢查光源燈的亮度衰減情況,當空白值比初始值升高 10% 時,及時更換同型號燈管,防止光源老化影響檢測穩(wěn)定性。 三、電池與電路系統(tǒng)的維護 便攜式設備的電池壽命直接決定現場使用效率。每次充電需遵循 “淺充淺放” 原則,電量降至 20% 時及時充電,充滿后立即斷電,避免長期滿電存儲。若長期停用,需將電池電量保持在 50%,每月補充一次電,防止鋰電池過放損壞。電路系統(tǒng)需遠離強電磁場和腐蝕性氣體,現場使用時避免試劑潑灑到操作面板,若不慎污染,立即用干布擦拭,再用 75% 酒精消毒,防止液體滲入主板。每次開機后需預熱 10 分鐘,讓電路系統(tǒng)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減少瞬間電流對元件的沖擊。 四、現場使用的防護措施 現場環(huán)境的復雜性是設備損耗的主要誘因。在粉塵較多的工地或廠區(qū)使用時,需為儀器套上防水防塵罩,僅露出操作面板和進樣口;測定渾濁度高的水樣時,先經濾膜預處理,避免大顆粒雜質進入檢測池造成堵塞。戶外使用時避免陽光直射儀器顯示屏,防止背光元件老化;低溫環(huán)境(低于 5℃)下需將儀器放在保溫箱,檢測前提前 30 分鐘取出,待溫度回升至室溫再開機,避免溫差過大導致光學部件起霧。 五、定期校準與性能驗證 校準周期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設備壽命。建議每月用 0.1NTU、10NTU、100NTU 的標準濁度液進行三點校準,確保誤差在 ±5% 以內;每季度進行一次重復性驗證,用 50NTU 標準液連續(xù)測定 6 次,相對標準偏差需≤2%,否則需檢查光路對準情況。校準前需清潔比色皿和檢測池,避免殘留污染物影響校準精度;校準后及時記錄數據,建立校準檔案,當連續(xù)三次校準斜率偏差超過 8% 時,需聯系廠家檢修,防止核心部件過度損耗。 通過嚴格執(zhí)行這 5 個細節(jié),便攜式濁度快速測定儀的使用壽命可延長 30% 以上,同時保證檢測數據的長期可靠性,為現場水質監(jiān)測提供穩(wěn)定的設備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