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COD測定儀的每日單點校準是維持檢測精度的重要環節,通過針對特定濃度點的校準,快速修正儀器漂移,確保當日測量數據可靠,具體流程涵蓋校準前準備、操作執行及結果確認等步驟。 
校準前的準備需聚焦于設備與試劑狀態。開機前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好,電源線連接是否牢固,打開主機預熱至規定時間(通常為 15-30 分鐘),確保光學系統和電路達到穩定狀態。準備與日常檢測濃度接近的 COD 標準溶液,確認其在有效期內,儲存條件符合要求,使用前平衡至室溫并輕輕搖勻。選取潔凈的比色管或反應管,檢查無劃痕、污漬,用去離子水沖洗后瀝干,再用標準溶液潤洗 2-3 次,避免管壁吸附導致濃度偏差。同時準備配套的消解管,確保與儀器消解孔適配,清潔外壁以避免影響光吸收檢測。 校準操作需嚴格遵循步驟規范。將標準溶液準確移入預處理容器中,按比例加入消解試劑,輕輕混勻后放入消解裝置,設置與日常檢測一致的消解溫度和時間(通常為 165℃,20 分鐘)。消解完成后取出容器,置于冷卻架上冷卻至室溫,避免驟冷導致容器破裂。將冷卻后的溶液轉移至比色皿中,注意避免產生氣泡,若有氣泡需用吸管輕輕移除,擦凈比色皿外壁后放入儀器檢測槽,確保定位準確。 儀器校準參數設置需精準匹配。進入儀器校準模式,選擇單點校準功能,輸入標準溶液的 COD 濃度值,確認后啟動校準程序。儀器會自動測量標準溶液的吸光度,與內置基準值比對后生成校準系數,完成校準后需記錄校準時間、標準溶液濃度及校準系數等關鍵信息。若儀器支持多點校準模式,需確保當前設置為單點校準,避免模式錯誤導致校準無效。 校準結果的驗證是必要環節。校準完成后,再次測量同一標準溶液,記錄測量值與標準值的偏差,相對誤差需控制在儀器允許范圍內(通常不超過 ±5%)。若偏差超標,需重新檢查標準溶液是否變質、操作步驟是否有誤或儀器是否存在故障,排除問題后重新進行校準。同時,測量空白溶液(用去離子水按相同流程處理),空白值需低于儀器檢出限,確保無試劑污染或背景干擾。 校準后的收尾工作需規范有序。清理使用過的容器和試劑,廢棄液按環保要求處理,比色皿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后倒置存放。關閉儀器各模塊電源,整理校準記錄并歸檔,為后續質量追溯提供依據。若當日無需繼續使用儀器,需斷開總電源,覆蓋防塵罩保護設備。 通過每日執行上述單點校準流程,可及時修正臺式COD測定儀因環境變化、試劑差異等因素導致的微小漂移,確保儀器在當日檢測中保持最佳狀態,為 COD 濃度測定提供穩定可靠的數據支持。
|